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漁歌晚唱》與《漁舟唱晚》


前篇提到的《慳水歌》, 是用廣東音樂《漁歌晚唱》為旋律填詞而成。填詞人不詳, 但作曲者,  則是香港的一位廣東音樂作曲家呂文成, 是他在三十年代末期的作品, 描寫時近黃昏, 漁船收網 返航, 漁民們彼此對歌爲樂的情景。

這是一首典型的廣東小品音樂, 全曲只有28小節, 由高胡領奏, 速度屬於稍快, 更能表現漁民們 輕鬆快樂的情景。此曲很多時被用於粵曲的小調中, 但也曾被填上歌詞, 以同名廣東歌唱出, 但不太流行, 記憶中歌手好像是星架坡的麗莎, 在七十年代初期唱過的。

另一首音樂, 名字很容易與《漁歌晚唱》混亂的, 就是《漁舟唱晚》, 作曲者是婁樹華, 原本是 一首古箏獨奏曲, 旋律優美, 極富詩意,  後來被改編成為多種不同樂器的版本, 最常聽到的, 是 高胡與古箏合奏、及小提琴獨奏, 亦也曾聽過樂隊的版本。個人最先接觸到的, 就是小提琴獨 奏的版本, 以小提琴演譯中國音樂, 「味道」可能會不夠「正宗」, 但小提琴的表現力相當豐富, 效果非常理想。

1982, 電視台播出由日本拍攝的紀錄片集「絲綢之路」, 裡面的配樂是由日本的喜多郎所 作曲, 及由他以 Symphonizer (姑且譯作「交響樂合成器」, 其實是一架大型電子琴, 聲稱可以 模仿一隊交響樂隊的演奏效果)演奏。 之後, 在香港除了掀起一陣「絲綢之路」熱之外, 還掀起 另一陣 Symphonizer 電子音樂熱, 喜多郎也因而在1983年的復活節期間, 在灣仔新伊館演出 過。

這陣電子音樂熱, 也傳到中國大陸。在1983, 法國電子音樂人 Jean Michel Jarre (著名的荷 李活電影配樂人 Maurice Jarre 的兒子), 被邀請到北京, 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演出。其中一個 曲目, 是由中央民族樂團演出《漁舟唱晚》, 同台的 Jean Michel Jarre 則作後續「即興」演奏, 雖然他的旋律與《漁舟唱晚》完全無關, 但亦頗為優美。之後, 竟然在香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 「漁舟唱晚」熱, 而那「熱」的「漁舟唱晚」, 又竟然是「來路貨」, Jean Michel Jarre 的 「後續」版, 而非那原版的「中國貨」! 更有趣的是, 那段所謂「漁舟唱晚」, 被填上歌詞, 以廣 東歌唱出, 而且還「鬧雙胞」。

當時的兩大廣東填詞人盧國沾及鄭國江, 分別與當時的兩大男歌手關正傑及林子祥(Lam) 合作, 盧國沾與關正傑的版本就叫<漁舟唱晚>, 而鄭國江與阿Lam的版本則叫<水中蓮>。 <漁舟唱晚>的詞相當愴涼而無奈, 而<水中蓮>則如題所示, 清雅而詩意。

兩位都是個人喜歡的歌手, 以歌論歌、以詞論詞, 是名有千秋, 不相伯仲。但個人認為, Lam 的<水中蓮>, 定調太高, 令阿Lam唱起來有十分勉強的感覺, 不利於聽覺上的享受; 反觀關正 傑, 以他沉厚的聲線, 更能演譯歌詞的內容, 在當時是較為受歡迎的一首, 亦是之後較多人還會 記得的一首。


林子祥:<水中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ygDSCDDmBI


關正傑:<漁舟唱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qgkT2uhtI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